我们经常会在游泳和洗澡时,出现耳朵进水的情况,但是却不重视,随意处理了下便好了,却不知道这样可能会出现很多危害,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由于耳朵构造特殊,水进入耳朵之后就很难流出,会出现听力下降、头昏等症状。为了尽快把水排出来,有人就不顾卫生,直接用不洁的工具如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做对于天生娇弱的耳朵来说,很容易损伤耳朵和鼓膜,引发化脓性中耳炎等疾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危害大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会出现各种脓肿、疼痛剧烈,并有高烧。如果处理不及时,脓肿会向颈部扩散,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严重时还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
2因为面部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面部神经感染,会引发面瘫。
3如果炎症向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
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向内侵犯颅内,颅内并发症则包括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及脑脓肿,都会有生命危险。
耳朵进水了怎么办?1单足跳跃法
将头倾向进水的耳朵的一边,用一只脚作为支撑,单足跳跃,同时用手拉扯耳朵,利用重力作用,使水向下顺势流出。这个办法简单易做,且见效快。
2活动外耳道法
用手拉扯耳廓,或者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反复张口,使颞颌关节持续活动,就可以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水就可以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
将消毒的脱脂棉或者细棉签轻轻地探进耳朵,当棉签碰到水,棉签就可以把水吸走,但要注意使用棉签时要保持卫生。
4躺睡法
用平时侧睡的姿势侧躺在床上,然后把头侧向枕头砸去,耳朵里水由于惯性就会外面涌出。要注意的是,将头砸向枕头的时候,要小心并且要注意力度不要过大。
怎么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洗澡或游泳时,如果有水进入耳朵,要及时用清理干净。
2.如有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鼻咽部疾病,要积极治疗,防止反复发作。
3.避免感冒,勤洗手,感冒高发季不要去人多、不通风的公共场合。
4.提高免疫力,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强身健体。
5.戒烟,避免二手烟,因为香烟烟雾会影响咽鼓管功能。
如有其他中耳炎问题,欢迎点击最左下角“阅读原文”进行咨询。
●耳鸣头晕需警惕,这种疾病可能让你失聪
●耳屎究竟需不需要掏?很多人都做错了!
●这一类人坐高铁、飞机耳朵痛,千万不要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