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误把可能长进大脑的胆脂瘤当耳屎

谢XX,男性,46岁,患者诉耳部间断流脓3年,自行服消炎药后症状减轻,近一月再次出现耳朵流脓,伴有头痛,自行服药后未缓解,医院就诊。入院查外耳道有异常分泌物,入院诊断:右侧中耳胆脂瘤。通过查体及头颅MRI检查进一步确诊为:1.右侧镊叶耳源性脑脓肿2.右侧中耳胆脂瘤。需转神经外科行开颅切除脑部脓肿手术治疗。通过对患者的进一步问诊,患者诉耳朵经常出现大块的‘耳屎’,但是对生活没有影响,后继发感染,耳朵出现流脓才吃消炎药,医院,根本没想到还会要做开颅手术。

那什么是胆脂瘤呢?

胆脂瘤是存留于中耳乳突腔内的囊性结构,是产生角蛋白的鳞状上皮异常积聚,不断堆积,并不断侵蚀骨质,见缝钻缝,见骨头吃骨头。虽然不是真正的肿瘤,但表现很像肿瘤,所以临床上将其视为危险的病变,一旦发现需要尽早手术,拖延可能会引起严重问题,甚至危及生命。胆脂瘤的发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为胚胎期外胚层组织遗留发展所致,后者病因尚不清楚。

中耳胆脂瘤可能出现的后果:

如果破坏中耳临近的重要结构如听小骨、半规管、面神经等可产生听力下降、眩晕呕吐、面瘫等颅外并发症。如果囊内存在感染灶,脓液会循周围薄弱区域扩散,如果进入颅内,将产生颅内并发症导致头昏头疼,严重者高热、危及生命甚至死亡。如果向耳后、乳突方向发展,将产生耳后脓肿或瘘管、颈部脓肿等。

临床特点:

不伴感染的胆脂瘤早期可无症状。伴化脓性中耳炎可有耳内长期持续流脓,脓量多少不等。脓液常有特殊的恶臭。一般有较重传导性聋;但上鼓室内早期局限性的小胆脂瘤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听力下降,因为即便听骨已经被部分破坏,却因胆脂瘤作为缺损的听骨之间的传音桥梁,以致听力下降不很明显。如果病变或细菌毒素侵及耳蜗,则听力损失呈混合性。检查可见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边缘性穿孔。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无定形物,奇臭。颞骨CT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并指导手术。

治疗原则: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手术,目前较为常用的是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以获得一干耳。在彻底清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应尽可能的保留与传音结构有关的健康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同期或次期行鼓室成形术以提高听力。

所以希望大家对耳朵内出现的异常多予重视,如果耵聍分泌过多或者耳朵出现流脓等现象要及时去耳科进行就诊及处理,要通过医生来对耳朵内出现的分泌物给出正确的判断,不要再出现误把胆脂瘤当‘耳屎’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wyh.com/jbcs/9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