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消托补”三法够不够?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一男子患毒作痛。服寒凉药,痛虽止而食愈少,疮亦不溃。以六君子汤而食进,再以托里药者,以温热之剂散之。因风而痛者,除其风;因湿而痛者,导其湿。燥而痛者润之,塞而痛者通之,虚而痛者补之,实而痛者泻之,脓郁而闭者开之,恶肉侵蚀者去之,阴阳不和者调之,经络秘涩者利之。慎勿概用寒凉之药,况血脉喜温而恶寒,若冷气入里,血即凝滞,反为难瘥之证矣。
——明·薛己《外科发挥·肿疡》
”解析
薛己是非常强调在治疗外科疾病时护卫脾胃,慎用寒凉的。这则医案极为简单,说的是一个男子患毒,疼痛难忍,服了寒凉药之后,虽然疼痛止住了。但饮食越来越差,疮口也难以破溃。何以如此?过用寒凉之药后,脾胃受损,故而饮食不振,脾胃既伤,气血不足,加之含寒凉之剂易于使血脉凝滞,如此自然疮口难溃。以六君子补中和胃,再以托里药益气托毒,以温热之剂散之,那自然就疮溃脓出。疾病不日而愈。
病案虽简单,但薛氏却借这个医案引出了自己最想表达的观点。首先,第一条慎用寒凉。这其实也是我们今天常犯的错误,一旦外科感染性疾病就动辄寒凉清热解毒之品,甚至常嫌仙方活命饮清热之力不足,兼加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等大苦大寒之剂。甚至还是怕药力不足,再予以西药抗生素。因此,四百多年前的告诫仍适用于今天。
第二条,外科病证要细察兼证,而不能但知消托补三法,将复杂的临床问题简单化。正如薛氏所言:“因风而痛者,除其风;因湿而痛者,导其湿。燥而痛者润之,塞而痛者通之,虚而痛者补之,实而痛者泻之,脓郁而闭者开之,恶肉侵蚀者去之,阴阳不和者调之,经络秘涩者利之。”这里涉及十种治法。对于初学者尤当细心体会。对于兼证和患者的一些除了疮疡之外的症也不要忽略。这里有两个治法值得我们铭记。“脓郁而闭者开之,恶肉侵蚀者去之。”浓郁者当以利刃开之,引脓外出。对于恶肉坏血,当以刀箭去之,去除腐肉败血。中医大夫当久了,就胆子越来越小,中医外科干久了,也会逐渐变成内科大夫。因此,这两条正是我们现在的中医外科及皮肤外科医师应该谨记的。
最后,我想说一下,为什么薛氏要将痈疽的治法说的这么复杂?其实,凡是学习,基本要经历三个阶段,简—繁—简。对于初学者,不可太繁,一来以免挫其锐气,影响其学习信心。二来,太繁不利于抓住重点,易使人陷入繁杂之中。当基本掌握了一些重点,再由此展开,知其常,知其变,知其主,知其次。等这些都熟练之后,自然会化繁为简,看似轻而易举,却蕴藏万钧之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名师没有教出高徒来,因为老师已入第三阶段,而学生照猫画虎,总以为尽得其传,便永远没有经历第二阶段的磨练。自然,看似学习到了老师的第三阶段成果,其实不过是在第一阶段打转。因此,范式有志于学习中医者,就算有名师指导,也应该用磨砖作镜的“笨办法”研读诸家医典,如此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陆游《仰首座求钝庵诗》中的“约君同作钝工夫”诗句。“钝功夫”,就是笨功夫,就是苦功夫,没有捷径可言,跟聪明无关,只与智慧为邻。就让我们以此共勉吧。
精彩回顾
银屑病临床到底长啥样?抗痘一族的福利:皮肤科常见疾病之痤疮(视频)29丨由明代的“加压包扎法”想到中医的继承问题28丨谈脓肿切开引流作者简介
李晓强医学硕士,医院医院主治医师。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
陕西省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医健康养生》特约记者。
主攻:皮肤外科,脱发、瘢痕,
擅长各种复杂皮肤手术,尤其是面部精细微创手术。
责编:赵志金
皮肤外科团队介绍医院皮肤病院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皮肤外科团队及品类齐全的手术设备,可完成皮肤外科的大部分手术,是陕西省开展皮医院之一。我们根据本专科特点大力开展皮肤外科及其相关治疗方法,目前已形成了“立足临床,注重科研”的皮肤外科诊疗模式。部分治疗方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团队以多年皮肤外科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共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护士1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
目前开展的手术项目:
一、体表的良性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色素痣、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皮肤纤维瘤、脂溢性角化、皮脂腺痣、疣状痣、汗管瘤、表皮囊肿、脂囊瘤、神经纤维瘤、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毛母质瘤等。
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色素瘤、疣状癌、Bowen病、Paget病等。
二、指甲类疾病:甲真菌病、嵌甲、甲畸形、拔甲、甲黑线。
三、先天性疾病:副指、副耳、副乳、腋臭、包皮过长、包茎、多毛症。
四、瘢痕疾病:面部瘢痕修复、瘢痕疙瘩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瘢痕。
五、皮肤美容的外科治疗:白癜风、色素痣、先天性胎记、毛发移植(种头发、种眉毛、种胡子)、硬皮病、纹身等。
六、其他:难治性溃疡、难治性跖疣、甲旁疣、寻常疣、尖锐湿疣等。
医院皮肤病院简介
医院皮肤病院前身为医院皮肤科,是由中医世家朱兴恭教授创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自成立以来,继承传统医学疗法、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诊疗技术、突出中医药优势,迄今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颇具中医特色的皮肤性病临床科研机构。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陕西省中医皮肤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和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委员会主委单位,年在原科室的框架下成立医院皮肤病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皮肤病研究所。
现有医护人员55人,医生32人,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9人,国医大师1名(特聘专家),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名,陕西省名中医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博士后1名,博士5名,开设禤国维国医大师工作室,韩世荣名中医工作室、光子激光工作室、皮肤外科手术室、中医特色治疗室、过敏源、真菌检测室等,现实际开放病床50张,门诊5间,年门诊量12万余人次,年出院患者余人次,年手术量余例。
皮肤病院优势病种为白疕(银屑病)、湿疮(湿疹)、蛇串疮(带状疱疹)、皮痹(硬皮病),同时在瘾疹(荨麻疹)、白驳风(白癜风)、粉刺(痤疮)、黧黑斑(黄褐斑)、脱发、瘢痕等病的治疗上已形成特色,在疑难病的诊治上不断突破。目前已获得批号的纯中药院内制剂有20余种,开展各种中医特色疗法20余种,近年来正努力探索针灸治疗在皮肤科各种疾病中的应用。
通过多年开拓,目前皮肤病院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科研、教学整体水平较高,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有一定的辐射力。
近几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30余项,其中闫小宁主任“热敷、围刺、艾灸”结合治疗硬皮病的体系,荣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李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