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边上的小洞,你见过吗千万别挤哦
先天性耳前瘘
患儿夏某11岁,诉出生后左耳旁边就有一个小洞,近半年来反复红肿化脓,先天性的小洞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反反复复化脓?这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下这个小洞!
它叫先天性耳前瘘,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为常见染色体显性遗传。大多数单侧或双侧瘘管患者与后代相同。医院五官科统计分析,就住院收治先天性耳前瘘的患者年总共有39例,成人15例,小儿(≤14岁)24例。总共84例,成人33例,小儿(≤14岁)51例。
先天性耳前瘘管先天性耳前瘘管(congenitalpreauricularfistuia)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耳畸形。为胚胎时期形成的第1、2鳃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1鳃沟封闭不全所致。
先天性耳前瘘管临床表现瘘管多为单侧性,也可为双侧。耳前瘘管瘘口多位于耳轮前脚,另一端为盲管。深浅、长短不一,还可成分枝状,常深入耳廓软骨内。管腔壁为复层扁平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故挤压时有少量白色粘稠性或干酪样分泌物从管口溢出。平时无症状,继发感染时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或化脓。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会脓肿,破溃后则形成脓瘘。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治疗
1、如无继发感染,通常不需处理。
2、感染后,除了给予抗生素治疗外,若形成脓肿,则需行脓肿切开引流。但切开引流破坏了瘘管的完整性,易致感染反复。
3、耳前瘘管切除术对反复发生感染的瘘管,或因感染引起皮肤溃烂者,宜予以手术切除,但需先行控制急性炎症。局部有脓肿者予以切开排脓,待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一般成人可局麻下手术,小儿因不能配合全身麻醉。
如皮肤一溃烂,但溃烂面积不大,可在急性炎症控制后,将瘘管及皮肤溃烂面一并切除,然后缝合皮肤,可达治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