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用十节课的时间,给大家讲解京剧演唱的发声。前五节课,讲解演唱发声的原理和技巧,后五节课讲解京剧演唱的要求和技巧的应用。
首先和大家聊一聊声音的状态和位置。
声音分松、散、扁平、集中、圆润等状态。武侠小说里还有描绘成“入密传音”的状态,给声音加密,近处的人听不见,反而远处的人能听清。其实,好的声音就应该是近处听着不吵人,远处又能听得很清晰,行话叫做“打远”。
我手里的小敲板,如果敲击的角度不对,发出的声音就会扁平、刺耳,不好听。怎么才能让它好听呢?就是要调整角度,力度恰当,敲出来就会声音集中,圆润悦耳。
我们的演唱发声其实和它是一个道理。发声主要靠声带的振动,或者是肌肉带动声带的振动,再通过口腔发出来。反映在口腔的位置,分前区和后区。前区最前端是牙齿,后区最后端是后咽壁。后咽壁在哪里?我们张大嘴吸凉气,凉的地方就是后咽壁。
前区是肌肉带动声带振动的位置,平时说话都是使用这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发声,省劲、放松,但是声音比较松、散、平,说话时间长了,肌肉还会疲劳、嘶哑。后区的发声是纯声带振动,声音集中,长时间发声也不会受到影响。从前区到后区,声带的振动是逐渐地脱离肌肉带动。
大家可以想象,从前区到后区拉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上有无数个发声点。那么,京剧发声到底在哪个位置上呢?请 京剧发声必修课第二课发声位置
大家好!今天我们的任务,是要找到京剧演唱发声的最佳位置。找到最佳位置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演唱的声音要集中、圆润、穿透力强。上节课我们说过,纯声带振动就能够达到这个要求,所以我们要在纯声带振动的范围去寻找。第二,京剧演唱是以独唱为主,也有一些曲牌式的齐唱,传统京剧没有合唱,所以我们对音色是非常 京剧发声必修课第三课发声动作大家好,这次课我们学习京剧演唱发声的基本动作。
京剧艺术是讲究的艺术,一招一式都有规矩,演唱更不例外。要想得到好的声音,在演唱之前一定要有标准的动作。
第一步,以站姿为例,站丁字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把重心放在中间偏后一点儿,这是为了能够解放心脏,发力演唱的时候,心脏没有压迫感。而且京剧表演,注重子午相,切忌正面面对观众的憨相。子午相的站立,要求一个肩膀在前,一个肩膀在后,面部正对观众。我们的丁字步是左脚在前,所以我们就把左肩膀放前面,右肩膀放后面,这样的站姿俊俏、挺拔。
第二步,脊柱绷直。脊柱就是腰椎、胸椎和颈椎。将这三点形成一条笔直的声腔通道,便于声音顺利地发出。我们的腔体就像一个水井,声音就像井绳,井绳不碰井壁,这样就不会产生噪音,如果碰到了就会出噪音,嗓子也会咳嗽、不适。
第三步,肩膀放松。由于第二步的动作,肌肉容易僵硬紧张,所以我们应该把力量放在筋骨上。只有肌肉放松,声音才能松弛、悦耳。
第四步,下颌后收。下颌就是下巴颏,我们要把下巴颏向后平推,不能抬头,也不能低头。目的是要解决人体的曲线问题。把腔体能够延续到咽腔,使声音能够顺利地通过咽腔、头腔,再从口腔发出。
还有两个动作步骤,请大家 京剧发声必修课第四课发声动作和问题
京剧发声必修课第五课喊嗓训练
京剧发声必修课第六课字音要求
京剧发声必修课第七课用气和拔高音
京剧发声必修课第八课声音和格调
京剧发声必修课第九课流派
京剧发声必修课第十课技巧的化境
戏曲演出
幼宝教育
京剧演出
好课优选
幼师园
国粹云
新戏曲
戏曲园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