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
高龄产妇逐渐增多
而孕妇年龄越大
牙病问题越多
在孕前想到了各种备孕检查
却往往容易忽视牙科检查
事实上孕妇牙周病不可小觑
严重的会导致胎儿早产和出生低体重儿
怀孕导致生理变化更易患上牙龈疾病
怀孕6个月的周女士,因为智齿发炎疼痛不堪,但是为了肚子里的宝宝安全,只能做一些基本的止痛处理。为了缓解疼痛,医生给她用了相对安全的抗生素,打了十天水,仍然不见好转。
李主任接诊后,在查看了周女士的病情后,建议其停止输水,用热敷和孕妇漱口液漱口的方法,使脓肿局限,等脓肿成熟后将脓引流出来,就这样缓解了周女士的疼痛。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捂着嘴来看病的孕妇。尤其是二胎放开以后,高龄孕妇因牙病就诊的明显增多。”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李莉萍说,有的孕妇怀孕后出现牙周疾病,牙疼的半边脸肿胀严重,嘴巴张不开,不能吃东西,连喝水都疼。如果到了孕后期,牙痛会导致宫缩甚至早产。
据了解,妇女怀孕后,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进食次数的增多,偏爱酸、甜食等因素,成了龋齿、牙周病、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多发期;而且由于孕妇内分泌等一系列生理变化,也是易患口腔疾病的又一原因;患有牙龈炎的很容易形成牙龈袋,导致牙齿松动。口腔疾病如治疗不及时,还可以引起其他多种疾病。
牙周炎、牙龈炎是孕妇常见牙病
据介绍,冠周炎是孕期比较常见的牙病,是指未完全长出的牙齿即阻生齿,因牙齿无法完全长出,部分还覆盖在牙肉之下,牙冠与这块牙肉之间便有间隙,而形成一只“垃圾袋”,滞留食物残渣及滋生细菌。时间一久,这块牙肉(牙龈瓣)便会有急慢性发炎现象,有时便会有脓液形成。随着病情的加重,发炎会向耳后扩散到耳部、喉部及口底,更为严重的是,病人常会出现发热、全身倦怠等。此外,病人不能咬颌,且有口臭味。这种痛苦对于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孕妇,常常会无法忍受。
李主任提到,有些妇女有“怀孕时一定会坏牙”的错误观念,而任由牙齿虫蛀,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实,怀孕不一定会坏牙,而是因为怀孕时,孕妇生理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常会全身倦怠,并且常有剧烈呕吐的现象,一刷牙就会恶心、呕吐,因此很容易停止或荒废刷牙。胃酸滞留口中,或常喜欢吃酸味食品,致使唾液PH改变,也是造成孕妇容易蛀牙的原因。
另外,孕妇患急性牙龈炎也较多。李主任说,有些较严重的蛀牙,如果牙髓神经已经坏死,反而不会疼痛,病人已无知觉,但漫漫十月怀胎,便可能爆发急性尖周炎、根尖牙槽肿胀等急性症状,也会有无法忍受的肿痛。因此,凡有龋齿牙、残根或以前已做过根管治疗而明显的有根尖病灶的牙齿,都应该及早就诊治疗或拔除、以避免孕期疼痛。
牙周炎孕妇的早产率是正常孕妇的3-7倍
“无论是用药,还是牙神经的根治,怀孕前三个月都是无法治疗的。因此,孕妇一旦在孕期患牙病是非常痛苦的。”李主任说,牙病不仅影响孕妇的营养吸收,对胎儿的发育也有影响。
专家表示,孕妇在孕期需要摄入丰富的营养,保持足够的热量,除了进食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外,同时要补充足够的各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钙、磷、铁等,以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骨骼、牙齿的形成和钙化。而患有牙痛的孕妇因进食不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到胎儿健康。
据李主任介绍,临床上经常遇见孕妇因为口腔不适前来就诊,但由于妊娠的原因,许多药物及治疗方法受到限制,而不能彻底解除病痛,造成孕妇寝食不安,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另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孕妇发生炎症反应有关。因为,牙周感染导致的炎症可扰乱妊娠期正常的激素及细胞因子调节,引起早产。同时,研究发现,孕妇的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婴儿的健康,牙周炎孕妇的早产率(低于32周)是正常孕妇的3-7倍,生产低体重儿或围产期死亡率较正常者高出15%-30%。
孕前口腔检查非常必要李主任表示
对于患有牙周炎的孕妇应及早进行治疗
孕妇除了常规去妇产科检查外
也应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
▼
一般宜每隔3个月检查一次,如果自觉有口腔疾病,则应随时就诊,及时处理。经常咨询,按医嘱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已患有牙病的孕妇,治疗龋病和牙龈炎的最佳时间是妊娠中期,即妊娠4-6个月间。因为,许多药物对胎儿颌面部和牙齿的发育有害,因此妊娠期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最后,提醒准备怀孕的妇女,医院牙科做一次口腔全面的检查,治好患病的牙齿,避免孕后遭受牙病之痛。
全媒体记者杨洁
编辑薇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