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的人把它叫做“仓眼”,认为有这个小洞的孩子是“富贵命”,将来吃穿不愁。也有人叫它“聪明孔”,认为这个孩子以后会很聪明。愿望是美好的,实际上这个小洞真正的名字叫“耳前瘘管”,是一种先天畸形!
耳科常识:了解耳前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分为单纯型、感染型和分泌型。一般无症状。按压时可有少许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瘘口溢出,局部感痒不适。无症状或无感染者可不作处理。局部搔痒、有分泌物溢出者,宜行手术切除。
病因
人在出生前的几个月,由于胚胎发育期形成耳廓的组织发育不全引起的耳前瘘管,它的样子长得和鱼有点相像,因为这时候的胚胎头部两侧有像鱼鳃一样的结构,叫鳃裂。耳前瘘管是第一鳃裂的遗迹。耳前瘘管可以单独发生而不伴有其他的耳朵畸形。也有少数人同时伴有腭裂,副耳廓、耳廓发育不全,遗传性耳聋等先天性畸形。耳前瘘管一般开口于耳前,轻的仅在耳前有一凹痕;重者瘘管可以有广泛的分支,形成多个盲管甚至可以绕到耳后而造成耳后感染。
症状表现1耳轮脚前有瘘口,另一端为盲管,深浅、长短不一,可呈分枝状。2感染时,局部红肿、化脓;反复感染可形成瘢痕或脓瘘。3轻轻挤压瘘管,周围可有少许含有臭味的白色分泌物流出。注意:反复感染可形成脓瘘或瘢痕,可影响耳道软骨部及耳廓,一般不波及耳后沟及耳道骨部。
健康提醒:耳前瘘管处理不当危害大
1、发炎感染时瘘管口周围红肿、疼痛或脓肿形成溶破,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2、管腔向深部发展,可延伸到外耳道或乳突部,引发其他耳部并发症,损害耳部健康。
3、多次感染者,耳部会留下长期不愈的瘘管或遗留下疤,影响耳部外观。
医院耳前瘘管治疗原则1、无发炎感染症状是时无需治疗。
2、继发感染时,可以应用抗生素。
3、对已形成脓肿者,应先切开引流。
4、反复发作者,应在控制感染后,将瘘管有效切除。
医师提醒:耳前瘘管发炎感染危害大及时治疗是关键
耳前瘘管如果出现红肿、疼痛的发炎症状时则需要及时治疗,耽误治疗,拖延病情会导致瘘管化脓溃破,使耳部留下长期不愈的瘘管和疤,影响美观。同时,管腔会向深部发展,延伸至外耳道或乳突部,导致病情迁延。
★
★
★
耳前瘘管的治疗方法
★
★
★
1.耳前瘘管引流手术:耳前瘘管在感染化脓的情况下,需进行切开引流,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通过换药消炎来使创伤愈合。
2.耳前瘘管治疗手术:在清除瘘管炎症之后将皮下所有瘘管有效切除,到达治疗的目的。
针对耳前瘘管的治疗,医院采用耳内窥镜检查+耳前瘘管切除术